Home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資訊中心
 

開放新南向農業移工 政府請三思(彭蕙仙)

2018-05-11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日前表示,6月份將開放越南、印尼、泰國與菲律賓,4個新南向國家20歲到45歲的青年,來台以打工度假的方式投入農事,預計開放的時間是每年180天,每個國家開放的人數不超過200人,總計東南亞國家每年總人數不超過1千人。

此外,農委會還會跟勞動部研商,實施「農漁共聘制度」,開放休(禁)漁期間的沿、近海外籍漁工可以上岸從事農作,農委會也宣佈可望在6月實施。

移工從農的問題

農委會急著要推動這些政策,主要是希望能儘早解決農業人力短缺的問題。姑且不論開放農民移工可能引發新的逃跑外勞問題,讓漁工上岸從農也有違《就業服務法》中外籍勞工屬於「單一雇主制」的規定,開放移工從事農業工作,最根本的問題在於,農委會是把這個做法視為長期的政策,還是短期的應急之道?

如果這只是短期手段,那麼期望政府會以根本解決台灣農村勞力長期不足為考量,進行政策的規畫與推動;但是如果政府已決定以後就要使用外籍移工來從事農作,長此以往,台灣的農業人力甚至農村的風貌,一定會產生劇烈的改變,台灣準備好了嗎?

照護工作認知錯誤

開放外來移工是一條不歸路,如開放家庭看護後,基本上已使得台籍看護工失去工作機會,長照2.0推動困難,有部份原因即在於找不到人,但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做照服員,因為26年來外籍看護已把照顧產業的薪資拉低。

同時,也因為外勞分擔了大部份的照護工作,台灣的教育對相關領域投入落後,整個社會對照護工作所給予的尊重與看重都嚴重不足,只覺得那是一個「外勞在做的事」,錢少事多尊嚴不足,年輕世代當然不會想要投入。

因此,開放外籍看護工看似解決了台灣家庭的問題,卻也延緩了國家正視照顧問題、訓練應有人力、進行完整產業規畫的時程。這不但影響台灣人的就業機會,更耽誤產業的創新與進步。因為沒有非改不可的急迫性,反正有外籍看護工可以幫忙解決問題。

外籍看護成主勞力

立法院在1992年通過《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聘僱海外移工,此後,大量美其名為「補充性勞力」的東南亞籍移工進入台灣。目前外勞大約有60萬人,約佔台灣總人口的2. 6%。

時至今日,外籍看護工對台灣需要看護、照護的家庭來說,早已不是當初立法的「補充性勞力」,而是「替代性勞力」,甚至根本已成了主要的勞動力。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對照護的需求越來越大,難道我們能夠繼續大量倚賴外勞嗎?

台灣並無人口過少

農委會開放農業移工不只是補充不足的農業勞動力未來很可能會變成如看護工一樣,意即找不到台灣本地的勞工從事農業,最後當然就是農村人口外移更為嚴重、走向衰敗凋零,且農業始終停留在勞力密集的初級化層次,難以走上科學化、智慧化的農業創新。這是農委會對未來台灣農業的想像與規畫嗎?

常有人說台灣勞動人口不足,因此一定要雇用外勞。事實上人口2千3百萬的台灣,數量是全球排名第51、密度高居世界第5,並無人口過少的問題,只是政府是否能夠透過政策,將人力引導到合適的產業,壯大產業、提升效率、增加附加價值,還是一碰到問題就趕快去找更便宜的人力?

 



ADDRESS:桃園市桃園區新埔七街22號2樓 TEL:03-3588-333 FAX:03-3553-666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4 Powered by CHIA HSI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