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資訊中心
 

開放農業外勞 就能解決農村問題嗎

2018-04-20

台灣農村人口流失,以及老化問題,讓農村勞動力減少,造成嚴重缺工現象,確實是大問題。許多農業縣市、農業團體呼籲開放農業外勞,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但是農業外勞能夠補充農村勞動力,對於挽救農村,卻可能形成更嚴重的問題。
 
屏東洋蔥季來臨,田間充斥著許多年青勞力,他們全都是附近的軍人,秉持著助民收割的信念,幫助地方農民。本土洋蔥收成,速度必須快,因為洋蔥怕泡水遇熱,一旦成熟期遇雨緩收,都會造成嚴重損失。
 
屏東洋蔥是地區性作物,一旦收成,都是大面積農地,原有農村勞動力,難以支應,於是軍人助民收成,成為一項優良傳統。不過軍人助民收成,不該是常態,軍人有日常軍事訓練,救災或助收,都是臨時應急,不該成為本務。
 
雲林地瓜採收,又是另一種光景,農地上沒有年輕軍人助收,完全是年老農工,一排9人,年起來超過600歲,整個農地上,10多位農工工作,年齡加起來就是千歲團。台灣農村人力老化,農工平均年齡已達63歲,更嚴重的問題是一旦農村人力補充不足,未來是連千歲團都請不到。
 
專營地瓜生產的許老闆,以大農方式租地生產,經營有成,銷售穩定,但是最頭痛問題,就是採收能不能配合銷售,成為一大考驗。農村勞動力有限,一到採收期,農工團很搶手,因此他還準備冷氣中巴,專車接送農工團來工作。
 
許老闆認為開放農業外勞,已成當務之急,解決現有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他表示,農作已和大企業合作,品質與銷售,都不是問題,但是大企業最重貨源穩定,勞動力不足,影響如期交貨,才是農業的大問題。許多農民和許老闆有相同看法,從過去就一直呼籲政府開放農業外勞,成立農村人力仲介公司,協助派遣與管理外籍農勞。
 
針對開放農業外勞,請教農工團的阿嬤,她們都有點不高興,擔心農業外勞來做,就沒人要請本土農民勞工,變成競爭與排擠,農村老人就沒錢賺。在農村,有著隔代教養的問題,有些老人農工,賺錢不只是顧老本,甚至擔負孫輩的生活、教育費用。
 
近日,政府計畫開放農業外勞渡假打工,解決季節性農業缺工問題。但是許多小農憂慮,聘用農業外勞,不知政府是否有補助,不然小農根本請不起,變成看得到,吃不到,甚至都是大農在聘用。一旦大農能夠聘用農業外勞,壓低生產成本,對小農又是不公平競爭。
 
甚至對於許多小農,農地面積小,農工採收不是太大問題,目前最大問題,反而是大農搶地,拉抬租金,讓小農不易租地,越來越難以生存。在農村有許多農友,當初是響應政府青農返鄉政策,彌補農村勞動力,現今一旦開放農業外勞,農村將會進入大農越大,小農消失的命運,那當初政府為何要鼓勵青農返鄉,恢復農村人力,乾脆全面開放農勞,鼓勵大農就好。
 
日前,台灣嘉義出現「極限村落」,10年內出生新生兒14名,10年後村落一半人口超過65歲,在日本以「極限村落」來形容農村新生人口不足,嚴重老化的現象。但是農村人力不足,影響並非只是農事工作的問題。
 
在現今,宗教信仰盛行,城市中大廟神明出巡,萬人跟隨。不過在一些鄉間廟宇,已經面臨嚴重人力短缺,無人扛轎的局面,甚至人力扛轎,變成車台推轎,神明出巡都是老人跟隨。更悲慘是,部分農地旁的土地公廟,已經隨著農村人口流失,農地荒廢,面臨無人膜拜的處境。
 
極限村落的出現,意味著原有農村組織、農村文化的消失,開放農勞,解決農村勞動力問題,卻無法挽救農村文化。甚至在開放農勞後,形成大農越大,小農消失的問題,讓台灣以小農為主的農村,走向美國式的農場形態,對於台灣農村形成加速消失的反淘汰現象。
 
2014年,台灣農村陣線針對開放農業外勞問題,發出聲明,指出「陳保基大聲疾呼農業缺工的嘴臉,彷如財團老闆一再哀嘆請不到人,所以必須擴大開放外勞,甚至是以季節性、派遣方式引入,其根本目的實是為了滿足資本農的人力需求,並降低其人事成本,美其名提高農業競爭力,實則是以剝削外勞的體制,掏空台灣小農基礎,將農民推向大規模莊園農業的農奴處境。」(2014.10.14)
 
這份聲明,點出開放農業外勞的問題,但是遭到不同團體,以文青不知農村實況的相譏,表示台灣農村早已進入代耕與代收的作法,形成救「農村」與救「農業」的不同價值思考。實際上,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除了加速推動機械化,也可以透過政府的補助與協助,以農事打工的方式,導入國內人力,不僅在語言溝通上,有著便利,以及在從農過程中,吸引願意留在農村的人力。
 
在日本,瀰補農村勞動力不足,除了引入經過訓練的短期青年勞力,更重要是以「長期居留權」,提供房舍、土地、協助,鼓勵國內外人力進入農村,希望引入的是長期生活的「農民」,而非短期打工的「勞工」。
 
更重要的是,農村勞動力的補充,只是解決部分農村問題,國家整體產業結構,以及提昇農業經濟,才是解決農村問題的治本之道。台灣近20年,已經興起青農返鄉的熱潮,問題已經不是青年不願回鄉,而是政府如何對待農地,開發污染讓農友心慌,產銷利潤讓農友心驚,其實很多人想回鄉務農,但是能不能留得下,成為真正的問題。
 
開放農業外勞無助極限農村,農村縱使有更多的農業外勞,也無助農村生活、文化的延續,甚至這些農業外勞,許多遠從他國農鄉而來,讓農村人口流失,又形成當地的「極限農村」,只是讓農業困境跨國化,沒救到本國,讓他國也受害。
 



ADDRESS:桃園市桃園區新埔七街22號2樓 TEL:03-3588-333 FAX:03-3553-666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4 Powered by CHIA HSIN All Rights Reserved